导言2015年,随着微软surface3pro的发布和IntelCore M产品线的铺开,超轻薄笔记本和平板类产品之间的性能和体验鸿沟正不断被填平。 正因如此,一些厂商开始将原本定位于平版和二合一产品的Core M CPU应用于轻薄笔记本产品线上并推出了一些颇有竞争力的产品。比如万众瞩目的2015新款MacBook。 外站AnandTech第一时间奉上了详细的评测,但由于篇幅太长兼有众多专业术语,因此本文将之简化,以飨读者。
2015MacBook产品线与MacBook Air的规格与价格对比
从对比表中可以看出,相对与主打轻薄的MBA产品线,此次的新款MacBook更加小巧,价格也贵出许多。 但是比较有趣的一点就是采用了Intel原本用于主打二合一设备的Core M CPU,提供了更大的内部储存空间可选,且配备了更高分辨率的屏幕。 那么,新的产品究竟如何呢,请慢慢看。优异的工业设计初次见到新款MacBook 2015,首先就会惊叹于它体积的小巧—窄边框的键盘和最窄处仅3.5mm(最厚处13.1mm)的厚度无疑都令人印象深刻。
C面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超窄的键盘边框,有效地在小巧的机身面积内提供了尽可能优秀的键盘手感。
与以往的MacBook系列不同的是,此次的A面并没有”传统的”发光LOGO
”土豪金”配色也应广大用户的期许加入了MacBook产品线
精密的内部结构这一切都得益于内部及其精巧而紧凑的设计,整个主版的大小看上去就像是iPhone或者iPad的主板。
主板其实就只占用了整机面积的这么一点,面积只有MBA主板的的三分之一
来自iFixit的主板解析图,红色的是尔必达 8GB LPDDR3内存芯片,橙色的是128G东芝MLC闪存,绿色的是SMSC温度传感器, 蓝色的是德州仪器SN6508电源转换芯片
另外一面,红色的就是BGA封装的Core M,橙色的是512MB 海力士LPDDR3内存芯片(用于SSD缓存),黄色的是另外一颗128G东芝MLC闪存 绿色的是尔必达内存芯片,容量和用途都不明,蓝色的是博通BCM15700A2无线芯片组,浅蓝色的是Murata的WiFi模块
堆叠式电池真身,总容量39.7Wh 电池也采用了多层堆叠来节省空间。堆叠式的电池最早出现在LG的国际版G2手机上。 用于笔记本,苹果应该是第二家(第一家自然就是发明者LG),但苹果的堆叠明显处理的更加精细,整个电池完全贴合外壳的内部纹路最大程度的节省了空间。

新的键盘与触摸板苹果总是能够想到其他厂商想不到的地方,在新款MacBook2105上面,他们采用了全新的键盘结构设计,新设计的好处不仅仅对厚度做出了贡献,更重要的是,大大地减少了以往背光键盘从按键四周漏光的现象。 虽然苹果的潜在用户们未必会在意这一点,但这也体现出苹果对产品完美的追求。玻璃材质的电容触摸板也照例没有缺席新版MacBook,新触摸板加入了压力感应传感器,从而实现了更多触摸手势的支持。
新款MacBook和MBA的键盘对比,面积更小,可用键区却更大
与通常的剪刀脚结构不同的新按键结构,为的是减少按键侧边的漏光
效果如图
新的玻璃电容触摸板在四个角加入了压力传感器 。因此,可以实现更多的手势操作
全能的USB Type-C接口此次新款MacBooK外观上的又一个亮点就是整机上唯一的一个接口,USBType-C。虽然并不像传闻那样使用了新的USB3.1协议,速度上还是老的USB3.0(带宽5Gb/s)。 但是这一个接口同时负担了充电、数据交换、显示输出等多种功能。
当然,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短期内又得配上各种转换器来使用,但从几个主板厂商最近都推出了搭载USB Type-C接口的改版产品来看,新接口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。
官方推出的Type-C转换标准Type-A转接器
将Type-C接口扩展出一个标准Type-A加上一个充电接口和一个HDMI高清输出接口的转换器 这次的MacBook并没有延续之前苹果产品上的雷电接口,主要原因是雷电接口需要专门的主控芯片而且发热不小,为了控制主板面积因此不得不将之舍弃。
一块极好的Retina屏幕众所周知,苹果最早提出了Retina屏幕的概念,即当屏幕的分辨率高于一定水准,屏幕的像素点大小将会小于人肉眼能够辨识的极限,从而带来细腻精致的显示体验。 在Retina理念的指引下,MacBook Pro、iPhone、iPad以及iMac先后推出了Retina版本。唯独Macbook Air始终缺席这个系列,在此次新款MacBook发布之后,苹果的超轻薄本终于也使用上了Retina显示屏,这块屏幕大小为12英寸,分辨率2304X1440。 那么,新屏幕的表现如何呢,AnandTech也进行了测试,选取的对比对象包括13寸的rMBP和13、14年两款MBA以及15寸的rMBP,结果令人惊喜。
最大亮度测试中,新款MacBook的屏幕和其他对比对象区别不大,15寸rMBP因为透光率的问题垫底
对比度环节,Retina屏幕远远地甩开了非Retina屏幕,新款MacBook的对比度排行第二,仅从数值来看已经十分优秀。
饱和色准测试中,新款MacBook的屏幕一枝独秀,MBA再次和高端产品线拉开了差距”苹果自产”的SSD除了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的Core M CPU,此次新版MacBook 2015上最大的性能亮点就是那块传闻由苹果自行开发主控的SSD了,不同于一般市场上常见的SATASSD,这块SSD不仅运行在PCI-E3.0 X4接口下,而且还是一块少见的NVMe指令SSD。 和传统的AHCI指令相比,NVMe不通过主板芯片而是直接与CPU和内存通讯,支持多核CPU和高达64并发的指令深度。 直观的体验就在于比传统SSD低得多的延迟已经高得多的多线程并发实力。 消费级DIY市场上,目前只有Intel 750这个刚刚上市的发烧级产品是NVMe SSD。其他的厂商还没有相关产品上市,苹果又一次走到了行业前面。
NVMe指令和AHCI指令的性能对比,在延迟、队列深度、多核支持和4K效率上NVMe都全面领先
128KB持续读取,队列深度1,新款MB的SSD展现出了超越SATA接口SSD的性能,这就是PCI-E SSD的好处
128KB持续写入,虽然并没有登顶但是也相当于高端SSD该有的速度了
4K随机读取,队列深度3,虽然远没有达到NVMe的队列极限,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新指令的好处,新款MacBook再次登顶
4K随机写入,队列深度3,看对比的话意外地不太好,但是数值本身其实相当漂亮了Core M的性能完全够用至于CPU部分的性能,受限于Core M本身的规模,性能并不优于传统的全尺寸MBP或者采用低电压i5处理器的MBA,但是差距不大。AnandTech对比了各种超薄本和平板,结果很有趣。
PCMark8家庭环境的测试,受益于Core M的新架构和NVMe的SSD,整体性能胜过了上一代的低电压U系列。
PCMark8创作环境的测试,结果差不多,上一代的U系列轻薄本们明显吃了SSD性能差距的亏
PCMark8工作环境的测试,Core M的性能在这里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,整体性能只能说是中等水平
新版3DMark测试,Core M的核心显卡性能无法和五代U系列低压CPU相比,但是足可以胜过上一代U系列低压产品
一众MacBook系列的PS性能对比,除了四核i7一骑绝尘,近年来的Core U系列CPU和Core M差距并不大惊人的续航重量比在对新款MacBook 2015进行电池使用时间的测试之后发现,整机在轻负载下可以使用8小时,在重负载在也可以坚持5小时,这个成绩看似在一众MacBook当中并不算拔尖,但是一旦考虑到新款MacBook的重量,就会发现新的堆叠电池和Core M处理器居功至伟:新机器的能量重量比是至今为止最高的。
轻负载续航测试中,MBA因为低分辨率明显有优势,新款MB的8小时续航在高分辨率MacBook中已经很优秀了
重负载续航测试中,新款MB的低功率CPU优势尽显,在拥有如此高分辨率的情况下续航依然能有5小时,和MBA相比并不落下风
将续航除以重量——很明显,新款MB的低功耗特点就更加明显了总结:惯例的苹果式创新,然而只是一个开始Core M处理器,NVMe固态硬盘、Retina显示屏、全铝削切外壳、堆叠式电池……说到底,其中并没有一个是由苹果自己发明的,苹果只是利用他的影响力从供应商那里拿到了最新的料件、最新的技术授权,然后提前进行磨合、在其他厂商之前推出产品。然而就是如此,就能让其他厂商难以望其项背。 iPhone、iPad、乃至此次的新款MacBook 2015莫不如此。可见在时间IT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技术实力并不是做好一款产品的最大瓶颈,心态和诚意才是。 然而苹果时隔数年重新发布MacBook产品线,并且在配色、接口、处理器方案上都做出了重大的变革。可以预见的是,将来的新款MBA必然也将采用Core M替代Core U 而下一代MacBook则反之可能会在处理性能上予以加强。2015款的全新MacBook虽然带有浓厚的试做品意味,但是依然体现了苹果一贯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懈追求,并使人对迎来复苏的MacBook产品线在将来的发展更加期待。